这座教堂始建于清同治十一年(1872年),距今已经超过150年了,最初他叫“圣母七苦堂”,只是一幢平面呈十字型的低矮建筑,之后几经扩建,才逐步有了如今的规模。首次扩建是在建成的四年后(1876年),增建了主教公署和藏经楼。1887年,教堂第二次扩建,在大门口盖起了华丽的钟楼,钟楼顶上还用特意建了四座玲珑的镂空石塔。第三次扩建是在1899年,继续在高度上做文章,于钟楼的四座石塔中间再加建了圆锥形的钟塔,钟塔顶上添加十字架,这才有了现在我们记忆中的模样。
这座在江边静静矗立了一百多年的教堂,被一场莫名的大火毁去了大半,看着网上传播的照片,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,都是从震惊,到不信,再到惋惜的吧。毕竟在很多人的相册中,应该都会有一张与他的合影。
看着如今修复一新,依旧巍峨耸立的天主堂,回忆着他曾经的扩建历史,想必一方面是因为天主教堂本身区别于基督教堂的华丽规格需要,但我们在之前的时候也提到了,法国人对天主教堂的关心,绝对还与扩大了土地,能获得更多的“白水权”的优势有关吧。换个思路想想,正是这样才造就了之后,在宁波地方政府长达近百年的“收回白水权”的斗争中,一位“超级钉子户”的存在。
之后到了1926年,主教赵保禄在巴黎去世,按照他的遗愿,法国政府照会中国,又在教堂大厅的南侧增建了一座耳室,专门安放从法国运回的主教棺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