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常识 >

黄陵县属于哪个市管辖(陕西省黄陵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1-07 09:51:06    

黄陵县是中华民族始祖——轩辕黄帝的陵寝所在地,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圣地,位于陕西省中部,延安市南端,沮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境,是陕西省重要的煤炭、苹果生产加工基地。黄陵县人文景观独特,号称“天下第一陵”的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,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、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、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、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和西北地区首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,县境内还有秦直道、紫峨寺、万安禅院、子午岭等历史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。

历史沿革

据桥山出土的仰韶文物表明:远在新石器时代(前40—前21世纪),黄陵的先民便在这里劳动繁衍生息,与自然界进行着艰苦的斗争,创造了原始氏族公社文化。

夏、商(前11世纪)时,黄陵属桥国领域。

西周(前11世纪一前771)时,黄陵无建置,称白翟地后为晋国占据。

东周(前770—前256)时,属晋,周安王骄二十六年(前376)韩、赵、魏分晋后属魏,魏置上郡。周显王扁四十二年(前327)魏与秦交战,败纳上郡十五县于秦(黄陵属十五县辖区之内),当时无建置,属秦上郡。

秦,实行郡县制后,此地置上郡。据《中部县志》载:“秦置上郡阳周,即翟道县。”

西汉,始设翟(狄)道县。据《中部县志》载:“翟道在中部西北四十里有余地。”(即今仓村附近),属左冯翊辖。

王莽新朝(公元9年)时,将翟道县更名为涣县,县治仍设翟(狄)道县。

东汉初恢复翟道县,旋即撤销,辖地归属北地郡下辖之县(今耀县)。灵帝中平六年(189)以后,上郡、北地郡等被匈奴占据,郡县俱废,此地无建置。

西晋时,此地无建置。大夏国赫连勃勃占据此地,以秦州剌史镇杏城(今南城村)。

东晋(384—386)时,后秦、姚秦在县东部故城(今侯庄乡故城村)设中部县,在中部县城设中部郡,后废。

北魏,正平元年(451)于杏城设北雍州,中部郡、中部县,在西部复设狄道县。太和十五年(491)改北雍州为北秦州,复设中部郡,治所设中部。孝昌二年(526)更北秦州为北华州,中部属西魏敷州,西魏大同九年(543)迁往杏城。西魏废帝三年(554)改北华州为敷州,领中部、敷城二郡。中部(狄道县)县制未变。北周(557—589)时,狄道县制撤销,辖地归中部,治所在杏城。

隋,开皇元年(581),因避讳文帝父杨忠之名,改中部县为内部县。三年(583)废中部郡,县治设杏城,属敷州辖。大业三年(607)属上郡,县治自杏城移于今址。

唐时实行道、府、县三级行政制,武得二年(619)七月于中部县址设坊州,属关内道,治所置上城。同时将内部县恢复为中部县。天宝元年(742)改设中部县。十二年(753)十二月分宜君县西北部(今建庄川流域)设升平县。乾元元年(758)复改中部郡为坊州,治所设中部县。宝应元年(762)撤销升平县制,后复设,此时中部县制即袭魏、周、隋制。

五代,后梁开平三年(909)坊州归后梁,治所仍设中部县。中部、升平、坊州如旧。

宋,中部属永共军路,坊州治。

金,仍袭宋制,建炎二年(1128)置京兆路与鄜延路,中部属鄜延路坊州辖。

元,实行省、路、府、县四级行政制度,至元二年(1265)废坊州,中部县改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延安路鄜州辖。

明,改旧制省为布政司,路为府,中部仍称中部县,属陕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延安府鄜州辖。建文四年(1402)由知县黄琮将中部县治置于隆坊,成化年间(1465—1487)将中部县治移于桥山下城。

清,中部县属延安府鄜州辖,雍正三年(1725)废府,中部属陕西省西乾鄜道鄜州直隶州辖。

民国初,中部县属陕西省榆林道辖,废道后直属陕西省长公署辖。1936年“西安事变”后,以马塔、北长墙、高松树一线为界,西为中国共产党领导苏维埃政府所辖,东为中部县属国民党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辖地。三十三年(1944)因轩辕黄帝陵寝所在,本县呈请国民党政务院批准,将中部县更名为黄陵县,县治设上城。

1948年3月黄陵解放,5月成立了黄陵县人民政府,隶陕甘宁边区政府黄龙分区领导。1950年5月整编后属延安专区领导,治所仍设上城,1953年冬始移下城(今址)。1958年12月黄陵、宜君合县,县治设桥山下城,仍称黄陵县。1961年10月黄陵、宜君又分设,县名未变,县治仍设下城。1968年9月改延安专员公署为延安地区行政公署,辖黄陵县。1997年,延安地区地改市后,黄陵县隶属延安市管辖至今。

行政区划

1949年,全县划为北谷、桥山、太贤、双龙五个区辖21个乡,称区、乡人民政府。同年,又因关中区马栏分区撤销,对一些区乡作了调整。此时,全县共设五区22乡73个行政村,353个自然村。

1951年1月改“区人民政府”为“区公署”,乡未变。1952年3月改“区公署”为“区公所”。同时将黄陵的范家塬与洛川的西月村进行了调整,并恢复了“区人民政府”。1953年10月首次建立了城关街人民政府。1955年8月改“城关街人民政府”为“城关镇人民政府”。

1956年2月,全县撤销了桥山、太贤、城区三个区和郗村、土桥、道南、集贤、腰坪、关村、上畛子、北村、凤岭、普乐11个乡。同时将北谷区的永乐、北谷、南谷3个乡和阿党乡水围、湾儿两个村划归洛川县;接收富县的新庄科、道德二乡合并为道德乡,并将永乐的上官、李南两村划归龙首乡辖。新成立红旗乡(桥山)、城关镇。同年6月,将上畛子划交陕西省劳改农场管理;宜君所辖的建庄、店头、仓村、腰坪四乡及所辖地划归黄陵县辖。同时撤销了行政村建置、全县实行合作社。此时,全县辖隆坊、店头、双龙三个区和田庄、红旗、龙首、城关4个直属乡(镇),以及太贤、隆坊、河寨、阿党、道德、段塬、仓村、店头、关村、建庄、双龙、森林(前店乡改名)12个区辖乡,共辖91个行政村、社,含372个自然村,总面积为1196平方公里。

1958年10月,撤销了隆坊、店头、双龙三个区建置,将原来的4个直属乡(镇)和12个区辖乡调整为红旗、田庄、隆坊、太贤、道德、光芒、店头、双龙、建庄9个乡(即人民公社)。11月,随着人民公社化的建程,进行了撤区并乡,将全县9个乡调整为隆坊、店头、桥山3个乡人民公社。12月20日,黄陵、宜君两县合并为黄陵县,宜君县除焦坪公社的绝大部分划归铜川市辖外,其余划归黄陵。合并后,全县调整为隆坊、店头、桥山、五里镇、棋盘、宜君、偏桥7个人民公社。全县共辖7个公社、37个管区,191个核算单位,617个小队,796个自然村,19313户,总面积5932平方公里。

1961年10月恢复宜君县建制后,黄陵县撤销段塬管区并入隆坊,撤销康崖底管区并入桥山,道德管区又划归富县管辖,改其余12个管区为12个人民公社。公社直辖生产大队、生产大队辖生产小队。生产小队一般以自然村为单位,也有数村为队的情况。

1964年5月成立城关镇人民公社,辖3个大队、4个生产队和5个居民委员会,驻地设城关。桥山公社迁至康崖底村,所辖地除城关镇外其它未变。

1966年12月,将侯庄公社的南塬畔大队划归宜君县五里镇公社管辖。

1972年,将隆坊公社的花家庄、牛家庄、南河寨3个大队划归仓村公社管辖;将太贤公社的惠家河、秦家川大队划归龙首公社管辖;将龙首公社的暖泉沟、石山、杨坬大队和侯庄公社的周家坬大队及桥山公社的南城、马山、张寨、孟家塬大队划归城关镇管辖。

1984年9月,改店头、隆坊、田庄为镇建制。将城关镇更名为桥山镇;桥山乡更名为康崖底乡,并将原属城关镇的孟家塬划归康崖底乡管辖,建庄乡更名为腰坪。此时,全县共有4镇、8乡、181个行政村,361个自然村。

1985年,完成了黄陵地名普查,全县共有4镇8乡,181个行政村,11个居民委员会,375个村民小组,337个自然村,全县已废古旧村庄193个。

1998年10月,阿党、双龙2乡改为镇建置,全县辖6镇6乡。

2001年12月,康崖底乡、龙首镇合并组建桥山慎,原桥山镇更名为城区街道办事处,全县辖6镇4乡1个街道办,192个行政村,305个自然村,386个村民小组,8个社区。

2014年全县总面积2292平方公里,辖6镇4乡1个城区街道办事处,192个行政村,总人口12.52万。

2015年5月,仓村乡建置撤销,所辖区域并入隆坊镇;桥山镇、城区街道办建置撤销,合并组建桥山街道;全县辖店头、隆坊、田庄、阿党、双龙5个镇和桥山街道,192个行政村,305个自然村,386个村民小组,8个社区。

2023年黄陵县下辖一个街道办事处,五个镇分别为:桥山街道办事处、店头镇隆坊镇、双龙镇、阿党镇、田庄镇。黄陵县人民政府驻桥山街道办事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