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常识 >

三舍是几里(“退避三舍”,何为“三舍”?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2-02 11:04:51    

晋公子重耳奔亡各国,至楚礼焉,楚王问何以为报,重耳答曰:“若以君之灵,得反晋国,晋楚治兵,遇于中原,其辟君三舍。若不获命,其左执鞭弭,右属櫜鞬,以与君周旋。”可谓不卑不亢。

重耳之亡


若问何为“三舍”,众人皆曰九十里耳,三十里为一舍,三舍则为九十里。复问何以三十里为一舍,则懵懵然矣。


《左传·庄公三年》:“凡师一宿为舍,再宿为信,过信为次。”古代行军在外,若在一地驻扎休息一晚叫作“舍”,若停留两日,叫作“信”,两日以上叫作“次”。孔颖达正义曰:“舍者,军行一日止而舍息也。信者,住经再宿得相信问也。”《诗》云“有客宿宿,有客信信”是也。

左传

这样看来,舍本为动词,驻扎之义,并非量词。
但行军之中,每日一息,乃是常理,驻扎数日,则非“常事”。庄公三年《经》云:“公次于滑。”非常事,而书也。故杜预注释传例曰:“凡师,过信为次。兵未有所加,所次则书之。”

既然每日一舍,中间所行里程,则可为数量矣。故《僖公二十三年》记重耳之言,杨伯峻注曰:“古者师行一宿为一舍,庄三年《传》‘凡师一宿为舍’是也;而师行每日三十里,故三十里亦为一舍。”日本竹添光鸿《左氏会笺》亦曰:“古者师行三十里而舍,三舍为九十里。”并引《司马法》“进退不过三舍,礼也”之言,称:“此(退避三舍)是绝大情分,报楚已毕,外此再饶不得半着。”

如此,明白一舍之义,方知重耳之言彬彬善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