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几乎无一日不歌,是个歌唱家。
孔子学琴,推广礼乐,是个音乐家。
单说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——
“孔子闻韶,三月不知肉味”。
就是孔夫子其他东西都忘了,脑海里只剩下韶乐了。
用今天的话来说,就是大约100天单曲循环,这也太上头了吧!
那么,韶乐究竟有多大的魅力呢?为什么会让人“三月不知肉味”呢?
这个问题并不简单,暗藏着诸多深刻的道理。
其中之一我们表述为:
伟大的音乐都是明亮的,都是明亮的美好。
以韶乐为例,我们略加说文解字——
音乐之召谓之韶;
丝带之召谓之绍;
太阳之召谓之昭。
需要知道的是,召字的原意是“挹取酒浆,邀人前来”。
那么,音乐之召就是以音乐汇集人,就是“兴观群怨”的群,体现着文学艺术的吸引、凝聚之意。
按照汉字的规律,这个音乐之召又与丝带之召、太阳之召有相通之处。
即这个“韶”,有“绍”的继承之意,又有“昭”的光明之意。
这个继承之意体现在何处呢?
《礼记·乐记》郑玄注曰:“《韶》舜乐名,言能继尧之德”。
换句话说就是,尧舜相继,道脉相传。
那么,这个光明之意又体现在何处呢?
《吕氏春秋·古乐篇》说:“帝舜乃命质修《九韶》、《六列》、《六英》,以明帝德。”
韶乐主要特点包括并不限于:玉振金声,空灵婉转;八音克协,刚柔并济;规模宏伟,大气恢弘;明白晓畅,优美动听。
韶乐之所以“明帝德”,关键在于这个明帝德的明,就是光明的明,就是明白晓畅的明,就是日月光华的明。
一言以蔽之,“明帝德”就是指道脉传光。
如果再看汉字组词,韶的组词有韶华、韶阳、韶光等,韶都是指光明美好的意思。
我们再举一个例子,《论语·八佾》记载——
子语鲁大师乐,曰:“乐其可知也;始作,翕如也;从之,纯如也,皦如也,绎如也,以成”。
孔子讲如何认识音乐,其中说到的“皦如也”,是什么意思呢?
就是洪亮、明亮的意思;
就是正大光明、光明正大的意思。
这才是礼乐教化的根本意义,这就是礼乐教化的深藏秘密。
所以,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,无论是醍醐灌顶还是潜移默化,也无论是传承规律还是评判标准,我们都如是说——
伟大的音乐都是光明的音乐。